清华
-
清华“太极”光芯片:采用最古朴思路,“苦熬”而成
近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方璐带领课题组成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课题组组成交叉研究团队,在智能光计算芯片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期刊。
-
清华首款AI光芯片登上Science,全球首创架构迈向AGI
【新智元导读】巨耗算力大模型,离通往AGI目标又近了一步。清华团队首创AI光芯片架构,研制全新「太极」实现了160 TOPS/W通用智能计算,能效竟是H100的1000倍。
-
清华发布芯片最新研究成果 首创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
4 月 12 日,CNMO 了解到,据科技日报报道,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方璐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课题组在智能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电子深度计算范式,首创了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并成功研制出大规模干涉 - 衍射异构集成芯片——太极(Taichi)。
-
清华团队在皮肤集成电子的多模传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柔性电子设备是未来个性化健康管理新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与皮肤贴合、低运动伪影、长时间佩戴舒适等独特优势。然而,在超柔性传感器中的多通道集成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是缺乏高性能和稳定的传感组件,以及允许皮肤无约束活动和呼吸的理想器件设计。
-
百纳米完胜7纳米?清华团队提出全新芯片架构
相同准确率下,比现有高性能芯片算力提升三千倍,能效提升四百万倍。光学部分的加工最小线宽仅采用百纳米级,电路部分仅采用180nm CMOS工艺,已取得比7纳米制程的高性能芯片多个数量级的性能提升。
-
新突破!清华光电融合芯片登顶Nature 性能提升万倍
随着各类大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涌现,如何制造出满足人工智能发展、兼具大算力和高能效的下一代 AI 芯片,已成为国际前沿热点。中国科协发布的 2023 重大科学问题中「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 被排在首位。
-
清华团队研制出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
“我们研发的这款存算一体芯片,展示出高适应性、高能效、高通用性、高准确率等特点,能有效强化智能设备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学习适应能力。”10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高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款芯片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边缘学习的新范式,为突破冯·诺依曼传统计算架构下的能效、算力瓶颈提供了一种创新发展路径。”